当前位置:和悦小说>历史军事>浴火重生西路军> 第一百零三章 兴-隆工业新区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一百零三章 兴-隆工业新区(2 / 2)

安卓、IOS版本请访问官网https://www.biqugeapp.co下载最新版本。如浏览器禁止访问,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;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。</p>

“这也是没办法的事,咱们离鬼子统治中心太近了,飞机转眼就到,咱们高炮兵只有一个团还布置在外围,又没有自己的空军保护,只能先躲着,还好矿工们肯吃苦硬是刨出了两公里长的隐蔽烟道,即使鬼子侦察也无法判断我们的车间的位置。”

陈海松也很无奈,这里有丰富的资源,能便捷地运来机器设备,获得技术工人,不用这里太可惜,但敌人的威胁始终存在,一时也无法改变,只好说:“现在只能先这么克服了,等你们生产出高shè炮咱们就不怕他来sāo扰了。我看你们车间里的机器都很新、还都是德国进口的、有钱都买不着的宝贝,品种比太原兵工厂的都多,是怎么nong来的?”

张强自豪地解释说:“这还多亏了司令员当初在天津的筹划,你当初在远山公馆狠狠震慑了老汉jiān们的嚣张气焰后,在场的那些人大多收拢家财退入英法美租界,远离日寇夹着尾巴做人。天津地下党姚依林书记和宋成德的宝兴货栈与他们建立了联系,一起收购了在英租界里的北洋机器局。”

陈海松疑huo地问:“你说的是李鸿章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吧,当初不是毁于八国联军的战火了吗?位置应该在海光寺,现在是日租界呀?”

“东西两局当初确实毁于战火,随后袁世凯为了扩充军备,把破旧机器全部收集起来,在英租界赁地重建,陆续添置了不少新设备,恢复了元气,后来陆续迁往德州,生产火yào、子弹、炮弹,但许多大型设备弃留在此,被洋人收购建成机器局,陆续添置了些设备用于武器配件生产,制造枪管、炮管,还兼造电机、电线、弹簧、紧固件等五金制品。”

陈海松更加疑huo了:“怎么没听说过?中国不是早就自己生产枪管、炮管了吗?他们生产这些有什么用?”

“我也是见了宋掌柜和刘厂长后才知道的,北洋年间,中国确实能生产枪管炮管,可北伐以后,所有兵工厂收归兵工署管理,那些贪官污吏争相贪渎,层层克扣,用于生产的费用少得可怜,材料以次充好,产品粗制滥造,炸膛、裂缝频频发生,不得已只好向洋行购买。据说现在只有太原兵工厂、重庆兵工厂等军阀企业还能自己生产合格产品,其他的都是在拼装武器,以至于租界里武器关键配件供不应求,才成全了这些洋人机器制造企业。”

陈海松只听陈诚说过**兵工厂年产步枪3万支、机枪两千tǐng、大炮两百mé弹五千万发、炮弹五十万发,谁知还有这么多猫腻,这种自毁长城自欺欺人的做法焉能打败日寇。“该死的蒋光头,这样摧残军工企业,怪不得工业残破、国力低下。唉,收购以后怎么样了?”

“中日战争一爆发,洋人有意chōu资回国转让工厂,日本垂涎这里的设备极力活动想接手,却又仗势欺人拼命压价。被你感化的天津商业巨头沈同午、赵聘卿得知后立即通知了姚依林同志,张峰、李景林已经把你的偷袭计划透lù给了姚书记和宋掌柜,所以他们决定为根据地留下一个完整的兵工制造企业,出面约请租界里的民国大佬们为国出力替国家保住工业骨血,得到大家赞同,集资八十万大洋收下此厂,留用了厂长刘凤奎、总工程师赵德安等全体人员,继续生产,储存进口钢材、机器配件。

在刘厂长的建议下通过原厂主从英国、德国订购了80多万大洋的冶炼设备、锻压、冲压设备、铣chuáng、镗chuáng、磨chuáng、钻chuáng、车chuá就是你看见的这些新机器。”

陈海松紧紧握住旁边姚依林的手使劲摇了几下赞赏的说:“姚,真不简单,在那么紧张复杂的情势下为咱们八路军攒下了这么大的一笔财富,不愧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,优秀经济管理干部,我看以后你就留在这里协助陈主席主抓经济工作吧。陈主席、徐总,你们同意吗?”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